維持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記憶:從熱順應研究中所學到的事

人類乃至其它動物的動態行為,凸顯出記憶的存在與重要性。然而,植物的靜態生活方式,使得人們並不容易查覺到植物有記憶,更遑論其重要性。其實,科學家很早以前便觀察到植物能不同程度地保存經歷過環境變化的經驗來改變其行為。但這些現象被認為只是特例,例如,春化作用是某些植物對冬天的記憶。然而,近來,由於觀念上的突破加上實驗上的證明,更為普遍的預啟 (priming)及順應(acclimation)作用已逐漸被理解為植物具有記憶能力的現象。在定義上,植物的預啟或順應是指先前的經驗改變後來的行為,記憶則是指該改變行為經驗之保留。記憶與植物適應環境變化應該有密切的關聯,了解植物如何維持逆境記憶,未來將有助於培育出更能適應氣候變遷的農作物。目前,關於植物記憶的研究文獻仍存在許多誤區,特別是概念上的模糊不清,在操作上亦缺少容易遵循的規範。此文除了梳理當前這個領域的重要進展,主要的貢獻在於釐清植物記憶的概念,清晰地提出如何評估植物非生物性逆境記憶的準則,以及分析維持記憶之分子機制的方法,並以熱順應為例,歸納初目前已知的幾種維持記憶的調節迴路與參與元件。

 

同研究人員:米舒瑪、游適駿
葉國楨

葉國楨

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02) 2787-2056
kcyeh@gate.sinica.edu.tw
辦公室:農科大樓 A529
實驗室
位置: 農科大樓 A526
電話: (02) 2787-2054

主任(2019.1.16 至今)
代理主任 (2016.10.1-2019.1.15)
學程召集人 中研院國際研究生院 分子及生物農業科學 博士班學程(2015-2020)

特聘研究員(2024 至今)
研究員 (2014 -2024)
副研究員 (2009-2013)
助研究員 (2001-2009)
博士後研究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1999-2001)
博士 Plant Biology Graduate Grou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 (1994-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