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銨基鹽對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運送及其調控作用
自然界中營養物吸收與利用對植物十分重要,其具有控制攝取量的多少來避免過多所帶來的生理毒性所造成的傷害。為了探索阿拉伯芥中AMT1對銨基鹽的吸收與運送,我們成功地利用新建立的phenotyping system 找出數個對銨鹽有毒性反應突變植株,並成功定位出基因突變位置為蛋白磷酸酶-CIPKs。我們同時也利用in vitro and in vivo interaction assays證實CIPKs能與AMT1結合作用並磷酸化AMT1 at residue T460進而達到降低銨鹽吸收與減少銨鹽過量所造成的植物生理毒害。cipks mutants 突變植株呈現對過量銨鹽hypersensitive phenotype in primary root and shoot growth。我們更進一步發現此調控作用機制是整個AMT1 family。此外,我們還發現此CIPK 還參與糖的代謝與缺氧環境的角色。這一部份需要未來更進一步的深入研究與探討。CIPK調控AMT1的分子作用機制已計劃近日投稿於國際科學集刊。此計畫之終極目標是瞭解植物中營養物質的獲得與運送及其整體脈絡的調控機制。
葉國楨
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02) 2787-2056
kcyeh@gate.sinica.edu.tw
辦公室:農科大樓 A529
實驗室
位置: 農科大樓 A526
電話: (02) 2787-2054
主任(2019.1.16 至今)
代理主任 (2016.10.1-2019.1.15)
學程召集人 中研院國際研究生院 分子及生物農業科學 博士班學程(2015-2020)
特聘研究員(2024 至今)
研究員 (2014 -2024)
副研究員 (2009-2013)
助研究員 (2001-2009)
博士後研究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1999-2001)
博士 Plant Biology Graduate Grou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 (1994-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