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休克蛋白HSP101和HSA32的後轉錄交互作用延長阿拉伯芥對熱馴化的記憶
熱馴化作用使得生物得以適應較嚴重的熱逆境,提高對高溫的耐受性。在先前研究中,我們發現當缺少一個被熱所誘導的蛋白質HSA32時,阿拉伯芥對於熱馴化過後的記憶會消失較快。hsa32阿拉伯芥仍保有野生株般的短期後天耐熱性 (short-term acquired thermotolerance, SAT),但卻在長期後天耐熱性(long-term acquired thermotolerance, LAT)出現缺失。針對此現象作進一步探討,我們利用正向遺傳學的方式篩選 LAT有缺失的阿拉伯芥突變株,獲得dlt1-1和dlt1-2 兩個在HSP101基因上的不同點突變。我們發現,在熱馴化處理過後的回復期間,HSP101能增加HSA32蛋白質的表現量;而HSA32則能夠延遲HSP101蛋白質被降解的速度。dlt1-1點突變對拌護蛋白質(chaperon)的活性影響小,但卻明顯影響對HSA32的調節能力;dlt1-2恰好相反,對拌護蛋白質活性的影響大,卻對HSA32的調控能力的影響較小。此研究結果顯示HSP101具有雙重功能。在缺少HSA32的情況下,HSP101的降解速度會變快。植株處理以自噬作用抑制劑---E-64d,而非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能夠延緩其降解。HSA32對於HSP101的調控主要在後轉錄的層次,且當HSP101的表現量過低時,只有HSA32的存在不足以支應正常的LAT水平。我們根據以上的實驗結果推論:HSP101和HSA32間具有正回饋的調控,使得植物能夠延長對熱馴化的記憶。
葉國楨
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02) 2787-2056
kcyeh@gate.sinica.edu.tw
辦公室:農科大樓 A529
實驗室
位置: 農科大樓 A526
電話: (02) 2787-2054
主任(2019.1.16 至今)
代理主任 (2016.10.1-2019.1.15)
學程召集人 中研院國際研究生院 分子及生物農業科學 博士班學程(2015-2020)
特聘研究員(2024 至今)
研究員 (2014 -2024)
副研究員 (2009-2013)
助研究員 (2001-2009)
博士後研究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1999-2001)
博士 Plant Biology Graduate Group,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SA (1994-1999)